夯实信用体系发展基础 充分激活信用平台价值 2025-03-27 西安市茶商会 454℃ 0 江西宜春高安市喜良养殖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喜华是当地具有一定规模的蛋鸡专业养殖主体。30余万羽蛋鸡,6条集养殖、喂食、收集鸡蛋、收集粪渣为一体全自动养殖线,这位高安人五年的积累来之不易。尽管有稳定的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收益平稳且状况良好,但仍然存在资金回笼较慢、抵押物评估值偏低的问题,发展中还会面临资金流短缺的困境。 高安农商银行瑞阳支行了解到上述情况后,综合其历史贷款记录、还款情况以及个人信用报告等因素对其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陈喜华因信用等级较高被评定为信用优质客户。高安农商银行根据其养殖规模将其纳入信用示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单。根据信用评定结果,陈喜华获得了综合授信贷款1000万元(其中抵押贷款600万元,保证贷款200万元,财政惠农信贷通200万元),其贷款利率较之前降了不少。这一笔银行信贷资金的成功发放既有效缓解了陈喜华遇到的流动资金困难,也是高安农商银行成功运用信用评定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次生动实践。 事实上,借助信用评定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信获得足额贷款的事例在宜春市并不少见,这得益于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分行持续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夯实信用体系发展基础,多措并举优化相关工作机制,深化“江西省农村经营户信用信息联网核查平台”运用,加大对涉农金融机构的指导力度,为辖内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效征信支持。 一体推进 上下贯通 夯实信用创评工作 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是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分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的指导下,采取“一体推进、上下贯通”的方式,扎实做好全域信用创评工作,力争信用赋能无死角。 首先,该行探索创设了《宜春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月报表》,定期追踪涉农贷款累放余额、首贷户拓展、三信评定等数据,对部分涉农金融机构在推进过程中不重视、不作为、慢作为等现象进行专项提示,确保辖内涉农金融机构步调一致,整体推进。 其次,该行立足辖内实际制定了《宜春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求》并发送至涉农金融机构,量化“平台运用、三信评定、信贷产品、涉农宣传”等工作指标,确保任务明确、进展有序、富有成效。 再次,细化宣传引导,开展征信暖心的下沉服务。该行组建农村征信宣传志愿小分队,综合运用举办金融夜校、张贴宣传标语、设置征信知识讲台等方式营造“知信、守信、用信”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辖内农户的信用意识和金融素养,夯实信用体系建设的思想根基。 最后,深度与广度相结合,扎实开展信用创评工作。该行积极落实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提出的“一十百千”示范工程,全面开展信用示范农业产业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行政村创建,针对评定出的信用主体引导金融机构在利率、期限、额度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持续开展“整村授信”工作,要求涉农机构做到“完成一个村、验收一个村,验收一个村、巩固一个村”。加快“整园授信”进度,以农业产业园为“信用辐射”,指导涉农金融机构对园内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客户开展批量授信,带动农业产业链上下游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到信用体系建设中来。截至目前,宜春市已评选284718个信用户、602个信用村、56个信用乡,4家信用示范农业产业园、40家信用示范农业经营主体,整村授信金额320.27亿元,整园授信金额170.4亿元。 做好涉农信用信息归集共享 鼓励涉农金融机构创新产品 该行组织召开了全市“农村经营户信用信息联网核查平台”推广应用推进会,邀请部分农商银行作经验交流,引导涉农金融机构用足用好农户联网核查平台,在授信审批中,精准把握农户信息,为“三农”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金融服务。当前,宜春市依托平台累计支持8015户农户获得贷款10.11亿元,其中,信用贷款5.94亿元,占比58.8%;累计支持41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贷款0.61亿元,其中信用贷款0.21亿元,占比34.1%。 要想打破农村金融供需两方信息壁垒,就需要强化平台涉农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工作。该行主动对接宜春市发改委、大数据局、农业农村局等涉农政府部门沟通涉农信用信息归集更新事宜,进一步明确了平台数据归集机制、数据归集方式、数据更新频率。此外,该行充分运用乡村振兴考核、县域金融服务工作委员会等工作抓手,以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分行与县域党政签订合作备忘录为契机,积极推动各项涉农信用信息纳入县域《相关经济数据和信息共享清单》,立足长远推进涉农数据常态化归集共享。截至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分行依托农户联网核查平台累计更新10个涉农字段共计2789156条涉农信息,为涉农金融机构开展融资授信提供了重要参考。 为了能够让上述平台在提升涉农主体金融可获得性方面发挥有效作用,该行鼓励推动涉农金融机构依托平台创新涉农信贷产品。指导涉农金融机构针对农村基础设施、种植养殖行业、县域富民产业等领域创新农贷产品,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宜春农商银行的“乡村振兴贷”、樟树农商银行的“百福·药农贷”、丰城农商银行的“百福·丰收贷”、靖安农商银行的“民宿贷”、上高农商银行的“秀美乡村贷”、万载农商银行的“百福·百合贷”、铜鼓农商银行的“百福·黄精贷”等特色信贷产品,都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也让信用赋能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上一篇 更高维度集聚信用资源 让金融有效融入乡村发展和治理 下一篇 国家统计局: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109.9亿元 相关推荐 张一鸣登顶中国首富 全球富豪榜位列第23 财富增长创纪录 张一鸣登顶中国首富 财富增长引瞩目 泡泡玛特总市值突破2000亿港元,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3岁小孩因暴发性心肌炎离世,父母投保50万只退1.38万保费,律师介入后保险公司同意赔付 保险理赔引关注 专家称未来机器人能替人类生孩子:如果道德伦理允许就完全没问题 7旬阿姨被叛逆儿子改造成时尚博主 网友:掌控人生节奏的人,皱纹里都藏着光!
江西宜春高安市喜良养殖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喜华是当地具有一定规模的蛋鸡专业养殖主体。30余万羽蛋鸡,6条集养殖、喂食、收集鸡蛋、收集粪渣为一体全自动养殖线,这位高安人五年的积累来之不易。尽管有稳定的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收益平稳且状况良好,但仍然存在资金回笼较慢、抵押物评估值偏低的问题,发展中还会面临资金流短缺的困境。 高安农商银行瑞阳支行了解到上述情况后,综合其历史贷款记录、还款情况以及个人信用报告等因素对其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陈喜华因信用等级较高被评定为信用优质客户。高安农商银行根据其养殖规模将其纳入信用示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单。根据信用评定结果,陈喜华获得了综合授信贷款1000万元(其中抵押贷款600万元,保证贷款200万元,财政惠农信贷通200万元),其贷款利率较之前降了不少。这一笔银行信贷资金的成功发放既有效缓解了陈喜华遇到的流动资金困难,也是高安农商银行成功运用信用评定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次生动实践。 事实上,借助信用评定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信获得足额贷款的事例在宜春市并不少见,这得益于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分行持续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夯实信用体系发展基础,多措并举优化相关工作机制,深化“江西省农村经营户信用信息联网核查平台”运用,加大对涉农金融机构的指导力度,为辖内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效征信支持。 一体推进 上下贯通 夯实信用创评工作 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是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分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的指导下,采取“一体推进、上下贯通”的方式,扎实做好全域信用创评工作,力争信用赋能无死角。 首先,该行探索创设了《宜春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月报表》,定期追踪涉农贷款累放余额、首贷户拓展、三信评定等数据,对部分涉农金融机构在推进过程中不重视、不作为、慢作为等现象进行专项提示,确保辖内涉农金融机构步调一致,整体推进。 其次,该行立足辖内实际制定了《宜春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求》并发送至涉农金融机构,量化“平台运用、三信评定、信贷产品、涉农宣传”等工作指标,确保任务明确、进展有序、富有成效。 再次,细化宣传引导,开展征信暖心的下沉服务。该行组建农村征信宣传志愿小分队,综合运用举办金融夜校、张贴宣传标语、设置征信知识讲台等方式营造“知信、守信、用信”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辖内农户的信用意识和金融素养,夯实信用体系建设的思想根基。 最后,深度与广度相结合,扎实开展信用创评工作。该行积极落实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提出的“一十百千”示范工程,全面开展信用示范农业产业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行政村创建,针对评定出的信用主体引导金融机构在利率、期限、额度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持续开展“整村授信”工作,要求涉农机构做到“完成一个村、验收一个村,验收一个村、巩固一个村”。加快“整园授信”进度,以农业产业园为“信用辐射”,指导涉农金融机构对园内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客户开展批量授信,带动农业产业链上下游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到信用体系建设中来。截至目前,宜春市已评选284718个信用户、602个信用村、56个信用乡,4家信用示范农业产业园、40家信用示范农业经营主体,整村授信金额320.27亿元,整园授信金额170.4亿元。 做好涉农信用信息归集共享 鼓励涉农金融机构创新产品 该行组织召开了全市“农村经营户信用信息联网核查平台”推广应用推进会,邀请部分农商银行作经验交流,引导涉农金融机构用足用好农户联网核查平台,在授信审批中,精准把握农户信息,为“三农”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金融服务。当前,宜春市依托平台累计支持8015户农户获得贷款10.11亿元,其中,信用贷款5.94亿元,占比58.8%;累计支持41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贷款0.61亿元,其中信用贷款0.21亿元,占比34.1%。 要想打破农村金融供需两方信息壁垒,就需要强化平台涉农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工作。该行主动对接宜春市发改委、大数据局、农业农村局等涉农政府部门沟通涉农信用信息归集更新事宜,进一步明确了平台数据归集机制、数据归集方式、数据更新频率。此外,该行充分运用乡村振兴考核、县域金融服务工作委员会等工作抓手,以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分行与县域党政签订合作备忘录为契机,积极推动各项涉农信用信息纳入县域《相关经济数据和信息共享清单》,立足长远推进涉农数据常态化归集共享。截至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分行依托农户联网核查平台累计更新10个涉农字段共计2789156条涉农信息,为涉农金融机构开展融资授信提供了重要参考。 为了能够让上述平台在提升涉农主体金融可获得性方面发挥有效作用,该行鼓励推动涉农金融机构依托平台创新涉农信贷产品。指导涉农金融机构针对农村基础设施、种植养殖行业、县域富民产业等领域创新农贷产品,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宜春农商银行的“乡村振兴贷”、樟树农商银行的“百福·药农贷”、丰城农商银行的“百福·丰收贷”、靖安农商银行的“民宿贷”、上高农商银行的“秀美乡村贷”、万载农商银行的“百福·百合贷”、铜鼓农商银行的“百福·黄精贷”等特色信贷产品,都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也让信用赋能乡村振兴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