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一二月份全国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2.8% 2025-03-27 西安市茶商会 937℃ 0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109.9亿元,同比下降0.3%(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87.7亿元,同比增长2.1%;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739.2亿元,下降2.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04.6亿元,增长4.9%;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09.9亿元,下降9.0%。 1—2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1410.3亿元,同比下降25.2%;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6395.1亿元,增长4.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1304.5亿元,增长13.5%。 1—2月份,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37.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0.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5%,汽车制造业增长11.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0%,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9%,纺织业增长5.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1.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2.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9.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37.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47.3%,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减亏。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09万亿元,同比增长2.8%;发生营业成本17.10万亿元,增长2.9%;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53%,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 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78.23万亿元,同比增长5.0%;负债合计102.34万亿元,增长5.4%;所有者权益合计75.89万亿元,增长4.4%;资产负债率为57.4%,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5.07万亿元,同比增长9.2%;产成品存货6.37万亿元,增长4.2%。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11元,同比增加0.11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56元,同比减少0.09元。 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67.6元,同比减少1.5元;人均营业收入为166.9万元,同比增加4.3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2.3天,同比增加0.2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74.9天,同比增加4.5天。 附注 一、指标解释及相关说明 1.利润总额: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 2.营业收入:指企业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3.营业成本:指企业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实际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营业成本应当与营业收入进行配比。 4.资产总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5.负债合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6.所有者权益合计: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7.应收账款:指资产负债表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 8.产成品存货:指企业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验收入库,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者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以及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 9.营业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100%,单位:%。 10.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单位:元。 11.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营业收入×100,单位:元。 12.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平均资产÷累计月数×12×100,单位:元。 13.人均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平均用工人数÷累计月数×12,单位:万元/人。 14.资产负债率=负债合计÷资产总计×100%,单位:%。 15.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360×平均产成品存货÷营业成本×累计月数÷12,单位:天。 16.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360×平均应收账款÷营业收入×累计月数÷12,单位:天。 17.在各表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栏中,标“注”的表示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负数(即亏损)或为0.0亿元;数值为正数的表明利润同比增长;数值在0至-100%之间(不含0)的表明利润同比下降;下降幅度超过100%的表明由上年同期盈利转为本期亏损;数值为0的表明利润与上年持平。 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等指标的增速均按可比口径计算。报告期数据与上年所公布的同指标数据之间有不可比因素,不能直接相比计算增速。其主要原因是:(一)根据统计制度,每年定期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查范围进行调整。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标准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而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变化。(二)加强统计执法,对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要求的企业进行了清理,对相关基数依规进行了修正。(三)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剔除跨地区、跨行业重复统计数据。 三、统计范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四、调查方法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状况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五、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7)。 上一篇 “春斗” 促企业大幅加薪 通胀升温日元或迎转机 下一篇 融360:今年2月全国性银行线上消费贷利率下降 平均最低可执行利率为2.91% 相关推荐 张一鸣登顶中国首富 全球富豪榜位列第23 财富增长创纪录 张一鸣登顶中国首富 财富增长引瞩目 泡泡玛特总市值突破2000亿港元,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3岁小孩因暴发性心肌炎离世,父母投保50万只退1.38万保费,律师介入后保险公司同意赔付 保险理赔引关注 专家称未来机器人能替人类生孩子:如果道德伦理允许就完全没问题 7旬阿姨被叛逆儿子改造成时尚博主 网友:掌控人生节奏的人,皱纹里都藏着光!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109.9亿元,同比下降0.3%(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87.7亿元,同比增长2.1%;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739.2亿元,下降2.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04.6亿元,增长4.9%;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09.9亿元,下降9.0%。 1—2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1410.3亿元,同比下降25.2%;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6395.1亿元,增长4.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1304.5亿元,增长13.5%。 1—2月份,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37.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0.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5%,汽车制造业增长11.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0%,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9%,纺织业增长5.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1.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2.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9.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37.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47.3%,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减亏。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09万亿元,同比增长2.8%;发生营业成本17.10万亿元,增长2.9%;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53%,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 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78.23万亿元,同比增长5.0%;负债合计102.34万亿元,增长5.4%;所有者权益合计75.89万亿元,增长4.4%;资产负债率为57.4%,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5.07万亿元,同比增长9.2%;产成品存货6.37万亿元,增长4.2%。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11元,同比增加0.11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56元,同比减少0.09元。 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67.6元,同比减少1.5元;人均营业收入为166.9万元,同比增加4.3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2.3天,同比增加0.2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74.9天,同比增加4.5天。 附注 一、指标解释及相关说明 1.利润总额: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 2.营业收入:指企业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3.营业成本:指企业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实际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营业成本应当与营业收入进行配比。 4.资产总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5.负债合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6.所有者权益合计: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7.应收账款:指资产负债表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 8.产成品存货:指企业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验收入库,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者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以及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 9.营业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100%,单位:%。 10.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单位:元。 11.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营业收入×100,单位:元。 12.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平均资产÷累计月数×12×100,单位:元。 13.人均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平均用工人数÷累计月数×12,单位:万元/人。 14.资产负债率=负债合计÷资产总计×100%,单位:%。 15.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360×平均产成品存货÷营业成本×累计月数÷12,单位:天。 16.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360×平均应收账款÷营业收入×累计月数÷12,单位:天。 17.在各表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栏中,标“注”的表示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负数(即亏损)或为0.0亿元;数值为正数的表明利润同比增长;数值在0至-100%之间(不含0)的表明利润同比下降;下降幅度超过100%的表明由上年同期盈利转为本期亏损;数值为0的表明利润与上年持平。 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等指标的增速均按可比口径计算。报告期数据与上年所公布的同指标数据之间有不可比因素,不能直接相比计算增速。其主要原因是:(一)根据统计制度,每年定期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查范围进行调整。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标准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而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变化。(二)加强统计执法,对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要求的企业进行了清理,对相关基数依规进行了修正。(三)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剔除跨地区、跨行业重复统计数据。 三、统计范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四、调查方法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状况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五、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