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智能制造技术规范》北京地方标准正式实施助推北京中医药产业迈向智能化新时代

日前,北京市地方标准《中成药智能制造技术规范》(DB11/T2352.1-4-2024)正式发布,并将于2025年4月1日起实施。该系列标准是北京市首个针对中成药智能制造领域的系统性技术规范,旨在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中药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标准体系全覆盖破解行业痛点  《中成药智能制造技术规范》由四部分构成:  1.总体要求:明确智能制造系统的顶层设计框架,规范数据管理、系统架构等核心要素,为企业提供整体规划指导;  2.信息管理系统:聚焦生产信息化管理,覆盖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厂的全流程追溯与优化;  3.自动控制系统:针对制药工艺环节提出技术标准,提升设备自动化与生产稳定性;  4.智能装备:规定智能设备的功能与安全标准,确保生产合规性与可靠性。  多维赋能产业提升行业竞争力  该标准通过数字化、绿色化、标准化三大主线,全面对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5〕11号)文件的核心目标,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全产业链质量控制、绿色制造与节能减排、关键技术与装备攻关、产业链延伸与协同升级等方面,为中药产业迈向智能化提供了可量化、可操作的落地途径。  助力北京中医药打造产业高地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依托政策优势与科研资源,通过地方标准先行先试,进一步强化中医药领域的加速发展。该规范的实施将加速传统中药制造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为行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标准化支撑,助力北京中医药现代化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