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英伟达,和不被理解的黄仁勋 AI基建引领者
英伟达是基建公司、算法公司,但不是芯片公司。这个问题在2025年的当下听起来或许有些简单,甚至显得有些幼稚。然而,当一家公司在短短几十个月内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科技行业的中流砥柱时,这个问题的意义及其答案变得异常复杂。
很多人还记得英伟达的GTX显卡,媒体称其为“核弹厂”,而资本则认为它是市值最高的AI芯片巨头。这些误解和盲目的仰望推动了英伟达在AI时代的崛起,使其市值飙升。
在这股热潮中,问题的答案仍然重要。对于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而言,这决定了公司在未来世界中的角色和发展路径。他明确表示,英伟达催生并见证了一个名为“AI”的新工业的诞生,就像蒸汽机开启了工业时代,电流点亮了电力时代一样,AI将成为所有工业的基础生产力,开启全新的AI时代。英伟达作为最重要的基建平台,可以说是AI本身。
尽管英伟达已经是AI行业的领头羊,人们在报道GTC大会时依然习惯性地关注其发布的硬件产品和技术细节。实际上,单个芯片的表现远不如成百上千个芯片组成的AI芯片群的数据互联和同步水平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英伟达研发了系统Dynamo,并与台积电合作采用光子技术提升数据传输速度。
黄仁勋强调,英伟达的挑战不再是单个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而是能源利用效率。他认为,AI算力评价的标准应该是瓦特而非秒。英伟达致力于成为AI基础设施公司,而不是简单的芯片公司。
在今年的GTC展台上,最受欢迎的是英伟达官方的具身智能展台,展出的机器人吸引了众多目光。物理AI将是未来的重要方向,尤其是在智能驾驶领域,英伟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收入。此外,Agentic AI作为一种新兴功能,也展示了巨大的潜力,需要更高的算力支持。
黄仁勋特别提到,他对PPT上展示的全球科研团队利用英伟达技术和系统在各个基础科学领域取得的成果感到自豪。英伟达不仅打造芯片,更是一家算法公司,通过CUDA帮助其他团队形成自己的算法,探索基础学科。
虽然人们对参数和市值的关注无法完全理解英伟达的未来愿景,但黄仁勋和他的团队正以超高速度朝着AI这个注定成为人类最重要产业的方向前进。